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造就一大批能够跨世纪担当重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要求的领导人才,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
正确的政治路线和任务目标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是需要几代、十几代、几十代人艰苦奋斗、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完成的伟大事业。
我们党是政治上成熟的、有远见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历来重视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六十年代初,毛泽东同志就提出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从关系我们党和国家的长远利益出发,强调选好接班人是组织工作最大的问题,也是最难、最迫切的问题,并及时提出了实现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确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代代相传、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最后成功、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对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工作作了全面而深刻的论述,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要求。党的十四大以来,中央坚持全面贯彻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对县以上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年龄结构和梯次配备提出了明确要求,1995年中央下发的《关于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通知》和1998年中央批转的《1998-2000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对各级党政领导班子配备年轻干部的目标要求,已经作了明确规定,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党的十四大以来,全国各级党组织继续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一大批德才兼备、年富力强的优秀干部走上了党和国家各级领导岗位,整个干部队伍和各级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改进和提高,并且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据统计,截止到1999年底,全国各级各类机关县(处)级以上干部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同级干部数的82.7%,比1995年增加11.9个百分点;45岁以下的县(处)级以上干部,占同级干部数的36.1%,比1995年增加1.5个百分点。其中:地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干部比1995年增加7.4个百分点,其中研究生学历的干部比1995年增加9.7个百分点;45岁以下的增加5.6个百分点。
大力选拔任用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是党的建设中一项带有根本性和全局性的战略任务。近几年来,全国各地在选拔任用优秀年轻干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选拔任用了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为我国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
上海市为适应跨世纪发展的要求,把培养选拔高素质年轻干部工作,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好,把年轻干部培养选拔规划与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配套,在制定《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基础上,先后制定了“三个一”工程育人规划和《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加强党的建设三年(1995-1997)规划》、《上海市1998-2000年组织工作纲要》以及《关于实施1998-200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的意见》。与此同时,上海市以企业干部制度的改革为突破口,整体推动年轻干部选拔方式的改进。从1996年起,初步实现了对企业领导干部的分类分层管理,制订了经营者竞争上岗的操作规范,创造了竞争上岗的多种形式,建立了经营者人才市场。到去年底,全市已有2300多家企业推行了经营者择优录用竞争上岗。市委组织部专门组建了厂长经理人才公司、经营者人才公司和经营者资质评价中心,成功推荐了1100多人上岗,并储备了4万多条人才信息。
辽宁省从1997年开始在全省实施“2000年后备干部重点工程”,每年选拔500名不同层次的后备干部,实行选、育、管、用一条龙,着力形成选人、育人、用人紧密衔接与相互促进的机制。目前,已有901名后备干部被选拔到县处级以上领导岗位,其中,提任市、厅长的16人,提任副市、厅长的50人,提任县处级领导的834人。
北京市以改革的精神,努力创造优秀年轻干部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1996年以来,该市连续三次面向社会大范围公开选拔局、处级领导干部和高级经营管理人员,坚持多中选好,好中选优,一大批优秀年轻人才相继走上领导岗位。这三次公开选拔共有2877人报名,经过严格的选拔程序,录用234人,其中局级领导干部66人,90%都在45岁以下,年龄最小的仅31岁。
中国科学院党组把干部队伍年轻化作为战略大事来抓,制定发展规划,明确工作任务,不断提出具体目标和要求。九十年代初期,在院党组下发的有关文件中,就明确要求通过领导班子换届,每个班子至少要补充一位4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在1994年以后,力度逐步加大,要求每个班子中应有2名以上4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1997年进一步提出,到本世纪末,要形成领导班子合理的年龄梯次配备,努力实现全院局所级领导干部平均年龄达到50岁左右。1999年制定的《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队伍建设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提出要求到2010年,全院局所级领导干部总数控制在400人以内,平均年龄达到50以下,所长的基本年龄保持在45-55岁的最佳年龄段,45岁以下干部比例要达到50%以上。截至目前,该院局所级领导班子平均年龄在50岁以下的有88个,占班子总数的63.3%。
农业部党组把选拔、培养后备干部作为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重要职责。在去年召开的农业部领导班子建设会上,部党组指出:“培养不出合格后备干部的领导班子不是称职的领导班子,培养不出合格后备干部的‘一把手’不是称职的‘一把手’”。要求各单位领导班子认真贯彻落实《农业部司局级后备干部管理规定》,把选拔、培养优秀年轻干部工作作为一项重要职责,作为领导班子考察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内容之一。并要求各单位在上报新一年度后备干部建议人选时,同时报送后备干部培养和管理的情况。组织人事部门通过建立联系单位制度,加强对各单位后备干部工作的检查和指导,确保有关制度的落实。
山东、广东、云南、安徽、湖南、甘肃、内蒙古等省、自治区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和《中共中央关于抓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的通知》精神,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程序,从实际出发,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工作的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为培养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教育,是各级党委的一项长期任务。年轻干部普遍提高了素质,择优而任的选拔基础才会坚实可靠。
近些年来,广东、辽宁、山东等省把离岗培训和在职学习结合起来,着重加强对年轻干部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1995年以来,广东省通过党校、高等院校、干部管理院校等培训基地,举办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共培训厅、处、科级年轻干部12万人。这些培训班都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放在突出位置,并把理论学习同国际国内形势教育结合起来,同分析、思考广东改革开放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起来,同加强党性锻炼结合起来,从而使广大年轻干部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提高了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各地各部门还注重把教育培养同加强实践锻炼结合起来,使年轻干部在关键岗位和艰苦复杂环境中锻炼成长。北京、辽宁、甘肃、内蒙古等省、市、自治区组织部门每年都要选拔一批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到乡镇、街道、企业等基层单位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考验,其中一些人逐步选拔到县以上党政领导岗位上来。外交部、新华社等单位结合实际,通过扶贫、挂职等途径,注重年轻干部的实践锻炼,全面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甘肃省把选调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锻炼作为培养后备干部的“源头工程”,高度重视,持之以恒。20年来,共选调18批1321人,目前这些人当中已有11人担任地厅级领导职务,304人担任县处级领导职务,247人担任科级领导职务。
把热情爱护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加强对年轻干部的经常性管理,这是各地各部门培养年轻干部的一条重要经验。年轻干部正处在成长时期,把热情爱护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加强对他们的经常性管理,至关重要。“松是害,严是爱”。安徽、云南、湖南等地通过建立健全年轻干部考核制度、谈话制度、诫勉制度,严格党内生活等措施,加强对年轻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有力地促进了年轻干部的健康成长。